3月5日炒股配资网站哪个好,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。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周恩来和宋庆龄
前言
1977年元旦,北京城刚刚下过一场大雪,天地间一片洁白,新年的欢乐气氛在家家户户蔓延开来。
后海北河沿46号的寓所内,84岁的宋庆龄没有心思观赏美丽的雪景,而是沉浸在伤心的情绪中。因为1月8日就要来了,这一天是周恩来的忌日,也是令宋庆龄悲痛欲绝的日子。
一年前周恩来逝世,宋庆龄没有在报纸上刊登悼念性文章。如今,宋庆龄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,她要把自己对周恩来的尊敬和怀念诉诸笔端。
不久后,宋庆龄完成《怀念周恩来总理》一文,文章情真意切、感人肺腑。在这篇文章中,宋庆龄动情地写道:“一年以前,我们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了。这个巨大的损失使整个中国沉浸在热泪中。周总理爱人民,人民爱周总理......”
得知周恩来逝世,宋庆龄号啕大哭
1976年新年,宋庆龄还没来得及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,就因腿部骨折,住进了北京医院。周恩来也在这里住院,但两人没有见过面。
1月8日上午9点57分,周恩来逝世。曾任周恩来保健医师的周尚珏和宋庆龄的养女隋永清商量,担心宋庆龄一时间接受不了,决定先对她隐瞒周恩来逝世的消息,只是告诉她:“总理情况最近恶化。”宋庆龄听到这句话,顿时潸然泪下。
宋庆龄
1月8日晚上,宋庆龄因腿部疼痛剧烈,翻来覆去睡不着,失眠了一整夜。1月9日一大早,她听到隔壁病房里传来病人失声痛哭的声音,感到非常奇怪。
1月10日,隋永清参加完周恩来的遗体告别式,便来到病房看望宋庆龄,准备向她坦白实情。宋庆龄看到她手臂上缠着黑纱,一下子明白了过来,立即号啕大哭地说:“你们不必讲了,我知道了。”
宋庆龄的外科医生见此情形,赶紧找来一张轮椅,把宋庆龄抱上轮椅,陪着她来到设立于北京医院内的周恩来遗体告别室。
当时,遗体告别室排了一条很长的队伍。宋庆龄没有和大家打招呼,只是暗自垂泪。走进灵堂,看到交往了半个世纪的挚友周恩来静静地躺在灵床上,宋庆龄几乎泣不成声。
周恩来逝世
周恩来逝世后,宋庆龄常常独自坐在沙发上掉眼泪。保姆钟兴宝担忧地说:“太太,您自己身体要保重。”宋庆龄深深地叹了一口气:“国家少了一个好帮手,一个好帮手呀!”
后来,宋庆龄回忆自己得知周恩来逝世消息的反应:“我一看见他们臂缠黑纱,就号啕大哭起来。”由此可见她当时沉痛的心情。
同舟共济
在周恩来眼中,宋庆龄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。在政治上,周恩来以一颗真诚的心和深厚的信任对待宋庆龄,他们同舟共济,为国家、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周恩来和宋庆龄相识于1924年。
1924年秋天,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到校演讲,以此来激发师生们的革命激情。
宋庆龄的演讲振奋人心,让周恩来油然而生敬意。而周恩来与众不同的君子气度、精明干练的做事风格,也让宋庆龄印象深刻。
宋庆龄发表演讲
晚年,宋庆龄回忆那次会面:“他当时很年轻,但已经俨然是一位革命立场坚定、旗帜鲜明、多才多艺、久经锻炼的领导人了。”
在极其艰苦的革命年代,宋庆龄不遗余力的支持共产党人,与周恩来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
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宋庆龄接受毛主席、周恩来的建议,亲自奔赴香港,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。
1941年,太平洋战争爆发,香港局势动荡不安。周恩来紧急致电廖承志,叮嘱他一定要尽快安排宋庆龄离开香港,并保障她的绝对安全。后来,在广东地下党组织的护送下,宋庆龄搭乘飞机离开香港,平安来到重庆。
抵达重庆后,宋庆龄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民党的严密监视,无法正常开展工作。周恩来派廖梦醒赶到重庆,帮助宋庆龄恢复与中共办事处的联络。
周恩来
廖梦醒来到重庆,住进中共南方局办事处(曾家岩50号),周恩来让她化名“李太太”,并特别交待:“要打扮得适合太太的身份,发现有人盯梢的话,不要紧张。可以进商店去买东西。如果商店另有一个门,就由另一个门出去。”
凭借自身的机敏、聪慧,廖梦醒多次躲过国民党特务的监控,成功将周恩来的秘密信件送到宋庆龄手中。
此后,宋庆龄与周恩来领导的中共南方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当收到国际正义人士捐赠的大型X光机,宋庆龄想方设法运到延安,全力支援解放区人民。
解放战争时期,宋庆龄检查运往解放区的药品
在重庆期间,宋庆龄与周恩来的见面次数增多,但最令她深受感动的还是1942年年底的一次聚会。
1942年年底,董必武即将离开重庆回到延安,宋庆龄设宴为他送行,受邀嘉宾包括周恩来、邓颖超、董必武、李德全等人。
为了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,照顾不同客人的口味需求,宋庆龄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菜肴,摆了满满一桌子。
周恩来看着餐桌上很有特色的菜式,望着宋庆龄笑了笑说:“我到孙夫人府上打扰已非一次了,不过,容我率直一点说,似乎从没象今天的菜蔬这样有风味。我今天是跟董老沾了光,饱了口福。”风趣幽默的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。
当时正值隆冬时节,室外被寒冷的空气笼罩,但宋庆龄的家里却洋溢着欢声笑语,是充满着无限快乐的友谊世界。
这种快乐既有温度,又有思想的深度。吃完饭,宋庆龄等人坐在壁炉旁,专心致志地听周恩来分析革命形势,讲述革命取得的丰硕成果,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,是让人高兴、激动的。
这时候,李德全看到壁炉上挂着两株稻穗,做工十分精巧,不禁啧啧称赞:“你们瞧,多好看哪!这两株禾穗简直象金子铸成的一样。”
宋庆龄微微一笑:“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,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,年年五谷丰登,人民才有好日子过。在几亿农民的心目中,这饱满的禾穗不是比金子还要宝贵吗!”
宋庆龄
宋庆龄这番话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。
周恩来不由得动容了:
人民会有好日子过,会有这一天的。孙先生在《建国大纲》中提出的设想,会实现,一定会实现的!将来打下了江山,人民坐了天下,一定要把这两株禾穗画在新中国的国徽上!
他的话掷地有声,宋庆龄深受触动,连连说:“谢谢!谢谢!”在场的人似乎已经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,大家纷纷举杯,祝愿那一天早日到来。
1947年,宋庆龄领导下的中国福利基金会急需人手,周恩来指派俞志英前去协助宋庆龄工作。临行前,邓颖超写了一封介绍信交到俞志英手上。宋庆龄看完介绍信对俞志英说:“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周恩来,还有邓颖超。”
与此同时,宋庆龄要求俞志英把党的指示及时传达给她:“你只要说是周恩来说的,我一定照办。”此后,每次遇到俞志英,宋庆龄都会踊跃询问:“周恩来有什么指示?”
有一次,一批物资在运往解放区的途中被国民党扣下,俞志英恳请宋庆龄出面解决。宋庆龄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,立刻动身赶到黄浦江码头,严厉质问国民党士兵:“这些东西是我的,立即运往对岸。不行吗?”国民党士兵看到来人是宋庆龄,也没有了以往的嚣张气焰,只好乖乖放行货船。
1939年,宋庆龄前往香港码头察看支援抗战物资装运情况
1949年1月19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节节胜利,国民党穷途末路。毛主席、周恩来共同邀请宋庆龄北上,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。
宋庆龄身体状况不佳,不太适合旅途劳顿,但她终于等到革命胜利的这一天,对中国共产党充满最深的祝福,在回电中写道:“请接受我对你们极友善的来信之深厚的感谢。我非常抱歉,由于有炎症及血压高,正在诊治中,不克即时成行。”
然而,宋庆龄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名望,请她出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意义重大。毛主席、周恩来决定派邓颖超前往上海,说服宋庆龄赴京。对此,宋庆龄的好友史良预言:“估计邓亲往劝驾必成。”
从左往右:廖梦醒,宋庆龄,邓颖超
6月28日,邓颖超前往上海。7月5日,邓颖超向中央汇报事情进展:“宋庆龄已于6月30日同意赴北平。”
宋庆龄来京之事已定,周恩来亲自为宋庆龄安排住处,并进行实地检查,走遍楼上楼下每一个角落,确保她的住处宽敞、舒适,各类生活所需品一应俱全。
检查完毕,周恩来想到宋庆龄有海外生活的经历,吃饭可能会用到刀和叉,便问工作人员:“你们给孙夫人准备了什么样的餐具?”
工作人员把餐具拿给周恩来过目,周恩来说:“不行,不行。还有好的没有?你们打听一下北平哪儿还有更好的?把最好的餐具拿来。”于是,工作人员赶紧找到了一副精致的餐具。
当时,北京正值初秋时节,一盆菊花摆放在客厅茶几上。周恩来上下打量了这盆菊花,找工作人员要了一把剪刀,把花修剪得整齐、美观,才放心离去。
周恩来和宋庆龄
8月3日,周恩来致电邓颖超:“房子已准备好,我方去看过,较重庆、上海我常去的两个地方都大,楼房,有上下两层,在北平为稀有者。”
开国大典结束后,宋庆龄准备回上海,周恩来专程为她送行。火车发动后,周恩来一边挥手,一边慢步跟着火车走;火车加快了速度,他就疾步向前;火车彻底开动起来,他便开始小跑,直到看不见车身,才离开站台。
1978年,宋庆龄得知周恩来为她1949年的北京之行所作的种种贴心之举,在给廖梦醒的信中写道:“我为总理保证我难忘的旅行所作的种种安排而深深地感动。”
互相关心
建国后,宋庆龄与周恩来互相关心、彼此关照。只要涉及到宋庆龄的事,不管大小,周恩来都会亲自过问,考虑得非常周到和细致。
新中国成立后,周恩来安排宋庆龄住在方巾巷44号。宋庆龄的好友何香凝的外孙女李湄曾这样描述这处寓所:“那是一栋外国人建造的两层花园洋房,小巧玲珑,在北京很少见的洋房。”
1958年,因城市建设需要,方巾巷44号面临拆除的命运。虽然宋庆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海度过的,但偶尔还是会回到北京,不能没有住处,周恩来决定在醇亲王(溥仪的父亲)的花园里为宋庆龄盖一栋新房,也就是后海北河沿46号。
1960年,新房正式竣工,周恩来让人在院子里栽种了一些树木、花草,有苹果树、梨树、枣树和杏树,使整座院子看起来鲜花盛开、绿意满园,令人心旷神怡。
宋庆龄故居(后海北河沿46号)
新房布置妥当,周恩来亲自陪同宋庆龄“检阅”新家,把厨房、客厅、卧室、院子上上下下、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。宋庆龄看完,认为房子太大,周恩来宽慰道:“经常接待外宾,会客室大些是需要的。”
建国后,宋庆龄很少设宴招待周恩来,秘书曾问她原因,宋庆龄说:“总理日理万机,有空闲时间应让他多休息,不要增添他的劳累。”
周恩来
1965年,宋庆龄深受高血压、坐骨神经痛、肥胖病等疾病的困扰。周恩来得知后,向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徐冰下达命令:“一定要去给宋副主席治病,她身体不好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,在世界上都是有影响的,最好要把她的病治好。”
后来,徐冰派一位按摩医生给宋庆龄进行按摩治疗。经过四个月的精心治疗,宋庆龄的血压恢复正常,坐骨神经不痛了,体重也降了下来,精神状态越来越好。
1966年五一劳动节,五一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,宋庆龄受邀出席。当天,宋庆龄依靠自己的体力,一步步迈向天安门城楼,周恩来见状,快步走到她跟前,准备扶住她。痊愈后的宋庆龄高兴地说:“不用扶了,我完全可以自己上楼了,谢谢你们介绍的按摩大夫,我身体好得多了。”
196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00周年,中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,邀请宋庆龄出席并发表重要演讲。
宋庆龄完成演讲稿初稿,拿给周恩来过目,请他帮忙修改。政务繁忙的周恩来一直抽不出时间,过了好几天之后才对演讲稿进行了多次悉心的修改。
后来,周恩来把这份演讲稿送到宋庆龄手中,还不忘表示歉意:“宋副主席,你的那篇文章,由于我近来更忙了一点,直搁到现在才改出来,甚为不安。现将中、英文两种改本派人送上,请你审阅。”
1972年9月1日,宋庆龄的好友何香凝逝世,周恩来致电宋庆龄,向她表达问候,但他们一直没有再见面。后来,周恩来生病的消息传来,宋庆龄对他的病情十分关心。
宋庆龄
1974年8月2日早晨,宋庆龄的面部瘫痪。8月3日,疾病缠身的周恩来亲自打电话询问宋庆龄的身体状况。
一月后,经专家们积极治疗,宋庆龄的面瘫基本痊愈,她心里记挂着两年未见的周恩来。恰逢此时,宋庆龄收到一批大闸蟹,肉质鲜嫩,营养价值丰富,便吩咐秘书杜述周给周恩来送去,给他补养身体。
1975年1月13日,全国人大四届会议召开,宋庆龄坐在主席台上,细细聆听周恩来发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。
后记
周恩来和宋庆龄是患难与共的战友炒股配资网站哪个好,他们深厚的友情体现在为国家奋斗的伟大事业中,也体现在生活的琐碎小事上,半个多世纪的友情尽在不言中……